为迎接“119全国消防日”的到来,进一步扎实推进消防救援知识进校园活动,切实提升小学生的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2025年11月7日,消防救援学院暨南充市消防救援知识普及基地精心组织教官团队走进西充县高院镇小学,开展了以“应急疏散与灭火演练”为主题的科普教育活动。高院镇小学全体师生参与此次活动,在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中沉浸式学习应急救援知识,有效强化了安全防护技能。
活动伊始,消防救援学院的教官团队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解了校园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危害及预防要点,强调了应急疏散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重要性。随后,应急疏散训练正式拉开帷幕。随着模拟火灾警报声响起,教官们立即指导学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沿着预定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至操场安全区域。整个疏散过程紧张有序,同学们听从指挥、动作规范,仅用3分钟便完成了全部疏散任务。疏散结束后,教官对此次疏散训练进行了点评,指出了过程中存在的细节问题,并再次示范了正确的疏散动作要领。

在灭火实操环节,教官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常见灭火器的类型、适用场景及存放注意事项。教会了学生使用灭火器的四字口诀,即“提、拔、握、压”。教官一边详细讲解操作步骤,一边现场示范。随后,在教官的一对一指导下,同学们分组进行干粉灭火器实际操作,亲身感受灭火过程,切实掌握了灭火器的使用技巧。

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是此次活动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官通过人体模型演示,从判断意识、呼叫求助、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到人工呼吸,一步步细致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和关键要点,着重强调了按压深度、按压频率等核心参数。演示结束后,同学们踊跃上台,在教官的指导下进行心肺复苏实际演练,反复练习规范动作,直至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原来心肺复苏有这么多讲究,学会这个技能太重要了,以后遇到紧急情况我也能帮上忙了!”参与演练的同学感慨道。

此外,教官团队还现场展示了应急照明灯、急救包、安全绳等常见应急物资,详细介绍了各类物资的用途及使用方法,让同学们对应急物资有了全面的认识。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教官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应急救援相关问题进行耐心解答,进一步巩固了科普知识。

高院镇小学负责人表示,此次科普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应急疏散、灭火、心肺复苏等实用技能,有效提升了校园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科普教育活动,切实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消防救援学院院长黄昌忠表示,学院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入推进消防救援知识普及工作,走进更多校园、社区开展科普活动,让应急救援知识深入人心,为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文字:孙 剑
图片:孙 剑
图片:庞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