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技术教研室开展“交流接触器识别与功能” 公开课教研活动

作者:消防救援学院 来源:消防救援学院 时间:2025-10-24 19:15 点击:18次

为强化建筑消防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效,提升教师实操类课程授课能力,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电气控制关键设备应用技能,2025年10月23日,消防救援学院建筑消防技术教研室开展“交流接触器识别与功能” 公开课教研活动,旨在强化建筑消防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效,提升教师实操授课能力,助力学生掌握电气控制关键设备应用技能。活动由教研室骨干郭一洲老师主讲,无课教师参与听课评课,聚焦“理论与实操融合”“安全与技能并重”教学目标展开研讨。

一、课程设计:锚定岗位需求,构建三维教学体系

课程以交流接触器为教学载体,结合消防水泵、排烟风机等设备控制原理,确立 “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通过2024年某小区接触器接线错误致消防水泵失效的真实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职业责任感。教学内容按 “认知-解析-实操”递进:先借实物展示与参数解读,让学生掌握接触器结构及核心参数;再依托动态原理图与仿真动画,拆解工作原理,区分主、辅助触点功能;最后通过模拟接线实操,强化学生规范操作与安全意识。

GIA}Y6PI4AR]EW[H_2@[Z96.png

二、教学实施:创新方法手段,打造高效课堂

为破解传统课程难题,郭老师创新教学方法。理论讲解采用“实物拆解+虚拟仿真”,既让学生直观了解接触器内部结构,又通过仿真规避安全风险、助力原理理解。实操训练推行“分组协作+情景任务”,以消防水泵控制回路接线为目标,搭配故障排查情景题,提升学生实操与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通过课堂提问、实操考核、小组互评与教师点评,实现“学-练-评”闭环。

三、研讨总结:凝聚共识,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评课研讨中,教师们认可课程贴合岗位需求、教学逻辑清晰,其教学链条为同类课程提供借鉴。同时提出优化建议,如增加接触器型号对比教学、强化仿真安全警示等。教研室主任强调,此次活动验证了“理论具象化、实操场景化、评价多元化”的有效性,后续将整合教学资源建立“教学创新资源池”,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助力培养高素质消防技术技能人才。

 

 

文字:张  雷

图片:张  雷

审核:庞志刚